南澳深林嚮導 – 真正活在山裡的人
在宜57鄉道上被青山包夾,一路向南蜿蜒終於抵達金洋村。沿著潺潺水聲前行,南澳南溪中漂著一位黝黑青年,他是泰雅之子──小葉。小葉在水流激出的泡沫中翻滾,彷彿一隻優遊自在的大魚,「和大自然獨處時能完全放鬆」小葉一口白牙在陽光下閃閃發亮。
火爆浪子回頭 自己的部落自己來
回憶倒帶至1997年,小葉17歲。北部念書久未返鄉的小葉,帶著連夜的叛逆酒氣,踉踉蹌蹌上山回家,打開家門驚覺空無一人,原來家人們因泰雅節慶在外吃團圓飯,「我覺得沒人關心我,氣到發瘋把家裡砸得亂七八糟,電視、冰箱啊通通都丟到外面。」返家後的媽媽和姊姊眼見一片狼藉,傷心欲絕跪下向上帝禱告,這一刻的衝擊與感悟使小葉的生命轉彎,火爆浪子終於有了回頭的理由。
當兵退伍、就職一段時間後,30歲的小葉潛心攻讀花蓮玉山神學院,擔任實習傳道的期間回到金洋部落,眼見故鄉一片冷清,且當地原住民被外地漢人雇用來推廣活動,激起小葉「自己家鄉自己來」的決心。2011年成立艮樣原住民部落發展協會,隔年撿漂流木、廢玻璃和木材等,搭建「泰好玩」咖啡廳,打造介紹部落的體驗平台,吸引蘋果記者前來採訪,遊客人數爆增之下,2013將咖啡廳改造升級為「卡浪馬固工作室」,擺放泰雅手工藝品和狩獵戰利品等,啟動文化傳承的樞紐。
認清「我」是誰 這座山養大的孩子
「卡浪馬固」工作室意即泰雅語「我的部落」,3-4坪小小空間裡孵育著小葉的大夢。「外界總覺得我們會很多事,其實我們什麼都不會。」有感於泰雅族人的傳統山林生存技能正在消逝,小葉想成為一個「真正活在山裡的人」,實現自我身分的認同。小葉每天都待在工作室內慢慢磨,摸索製箭、木頭工藝等泰雅傳統技藝,「一開始附近有位每天出門餵雞的耆老覺得我頭殼壞掉」,直到一年多後,「某天耆老踏進工作室對我說:『你是真正的原住民,我來教你怎麼做。』」
有了耆老的肯定與協助,卡浪馬固工作室終於揭開序幕!室內陳列獸皮、獸骨、標本和獵刀是獵人的戰利品及驍勇驕傲,手工包、竹器、菸斗等手工藝品,以及小米酒和自種香菇訴說著族人的生活風貌。此外,小葉受邀至鄰近國小教導部落孩子認識自己的文化根源,包含如何製作屬於自己的獵刀;對外則打造更多體驗營,如2016年讓遊客體驗往昔族人運送沉重獵物的「漂漂河」遊程,且藉由溯溪、製箭和狩獵等,玩出山裡的生存本事!
「傳統文化不是行銷利益,而是我們活著必備的求生方式,就是生活的全部。」四個孩子的小葉,尚需透過打零工、農作和接文物訂單等維持生計;然而,明白自己為何而做、為何事而存在,生活再艱辛也有迷人的意義,小葉深吸一口氣,潛入南澳南溪裡,游向陽光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