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解密蘇澳,回望溪流城事記憶
時間川流,從不靜止
場景不斷更迭,煙波緩慢敘集
從日據時期的白米風華為起源
沿著水域往回望,讓故事隨著記憶回溫
≈ 展覽地點:𝐑𝟏藏綠居、𝐑𝟐卻書閣
≈ 從川流煙波,到旅讀白米溪 ────
白米溪蜿蜒流經蘇澳,煙波佇立溪畔左岸,
波光粼粼,點滴積累成陌生又熟悉的蘇澳城事,
時間的河,映照出煙波榮景,如同旅人日夜流動;
上游順流至下游,循著白米木屐文化至老照片佐證,
邀請旅人打開身體細微感官,從幾近失傳木屐技藝到老照片縮影,
把歷史的觸角重新找回來。
≈ 溪流之上—蘭陽奇屐|R1藏綠居
時代的洪流帶來木屐百年技藝,成立於1998年的「白米木屐文化館」是全台唯一推廣木屐傳統工藝的地方文化館,館內典藏國寶級大師陳信雄師傅經典作品,透過傳統技法結合創意,讓流傳百年的手作溫度得以永流傳。

現場還可動動手,看更多白米木屐的文化故事;或是帶只小木屐鑰匙圈回家,為旅行增添紀念!(*請至1F大廳購買)

≈ 溪流之下—蘇澳城事|R2卻書閣
一條河的縮影如同一卷城市的文明史,乘載了人與這座城市的生命情感。白米溪貫穿蘇澳,從上游順游到下游,從老照片中,對比你我未曾見過的歷史洪流。
在彼時日據時代的繁華行政中心、再到居民習以為常的冷泉浴場、風起雲湧的七八零年代,更多的是港邊說不盡的討海故事,細讀白米溪,重新認識蘇澳的興盛與頹圮。

▲ 日治時期的白米甕橋舊照;1980年代的台汽客運蘇澳站。
≈ 溪流之下—Where Am I|R2卻書閣
山海日夜照映著,唯獨場景人物不停更迭,來自不同維度的旅人,值時此刻正在此交會著,置身蘇澳最高點,時而仰角、時而墊腳,即使是同一角度也會有不同驚喜,此時的你,正身在何處呢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