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說書人 – 南方澳的行走博物館
素雅唐裝、手持書法摺扇和招牌笑容,蘇澳小鎮上大部份的人都叫得出他的名字──廖大慶,南方澳文史工作室暨三鋼鐵文物館創辦人,近70歲的廖大慶用17歲少年仔的澄澈目光談故鄉事,小至魚罐頭、大至國防軍艦皆是文化或生活逗趣,「我是在用生命說故事,隨時都樂在其中。」
南方澳二寶 藝術家和體育健將
廖大慶是無師自通的在地書法家,「幸福」書法字畫吸引吳念真、李遠哲和李昌鈺等名人前來,至今已送出超過3千幅,還一路紅到了對岸文博會。廖大慶有位同奔文史研究之路的弟弟──廖大瑋,感情極好的兄弟倆,在外型和性格上截然不同!
大慶是文氣斐然的開朗藝術家,大瑋則是性格靦腆、膚色黝黑的體育健將,廖大瑋當兵時是海軍爆破隊一員,背炸彈、搶灘和潛水都難不倒他。2017年發起保育海洋的「海鯖迴家」活動,體格強健的大瑋從蘇澳一路划獨木舟到日本,大慶在一旁笑說「我先飛到日本等他上岸」。
鎖住這份深厚的兄弟情,來自1972年父親的意外驟逝,「我應該是宜蘭高中第一個當模範生卻放棄考大學的人」19歲的大慶決定放棄聯考直接當兵,兄代父職照顧年僅10歲的大瑋和其他家人,協助母親共同挺過那段艱辛的歲月,「所以我一直很敬重哥哥」,大瑋笑說:「兄弟同心,齊力斷金啊!」
蘇澳文化記憶庫 海鮮味四溢的博物館
1962年,父親廖心賀夥同朋友創立了三剛鐵工廠,2004年兄弟倆將之改為文物館開放參觀。走進三剛鐵文物館,時光彷彿掉進40、50年代的輝煌裡;烏黑的牆上清楚載著訂單、量測和設計的塗抹痕跡,那些年燒頭式引擎的外銷,為漁村寫下繁榮的一頁,滿載漁獲的船隻布滿魚港,數間鐵工廠包圍港灣,空氣中瀰漫的是海水、鐵銹和柴油氣味。封存時代的興與衰,三剛鐵工廠成為南方澳說書人的記憶庫。
鐵工廠外是充滿海鮮味的生動博物館,「南方澳是一門能從幼稚園到大學的功課,人、文、地、產、景都比想像來得更加豐富。」漁村聚落窄巷的由來、討海人「沒有明天」的生存氣魄、魚貨拍賣官俐落操弄著節奏、鯖魚與黑潮的海知識、漁船如何使用「珍珠奶茶」吸管、南方澳大戲院的興衰、退休的船仔媽,以及南天宮金媽祖的「微笑」秘密;跟著當地說書人大慶和大瑋的散步遊程,掀開眼睛看不見的活潑蘇澳。
「不設限自己、對得起良心,無處不是自在。」是廖大慶的生活哲學,也是在蘇澳慢活的快樂秘訣。有青山、海洋和港灣的美麗城鎮,正呼喚著每顆想解放自我的心靈,「我愛這裡,我要終老這地啊!」喝一口老茶,廖大慶滿足地望向天際,南風徐徐吹進三剛鐵文物館。